奥古拉斯经典京剧网
首页 > 京剧知识 > 京剧形成过程是什么

京剧形成过程是什么

京剧的形成大约有150年左右。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庆班入京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万寿祝寿。徽班是指演徽调或徽戏的戏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欢迎。继此,许多徽班接踵而来,其中最著名的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他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庆擅演整本大戏;四喜长于昆腔剧目;春台多青少年为主的童伶;和春武戏出众。

1828年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尤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

徽调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有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演的则是西皮调和二黄调。徽、汉两班合作,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融会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第一代京剧演员的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京剧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计有: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平剧、旧剧、国剧、京戏、京剧等。


标签:

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戏曲资料 马连良的老唱片
马连良先生(1901-1966),字温如,世居北京,持奉清真教。在他九岁那年(1909)入喜连成科班学艺,公元2009年正是他开始从事京剧表演艺术的一百周...
书法家有哪些 马连良唱过的武戏
前些时候,马连良的两位王和霖、王金璐同志在《北京日报》“广场”版发表了一篇《浅谈马派》,文章虽短,写得却很全面,对马派的特点和优点分析得也很准确。文中提到...
梨花开春带雨 除了富连成还有...
京剧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剧种,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史上产生过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而每一位艺术家都曾有过学戏的阶段,大多数人也都在京剧社班中坐科学习的经历。如富连成社...
京剧中生旦净末丑中的什么 谭富英最为惊艳...
京剧老生行当,有八个主要流派:余、言、高、马、谭、杨、奚、麒。谭派又分为老谭派和新谭派,老谭派指的是谭鑫培,新谭派则指的是谭富英。 老谭派几乎是当今所有老...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