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拉斯经典京剧网
首页 > 京剧资讯 > 菊圃钩沉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谈往录修订版面世

菊圃钩沉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谈往录修订版面世

(中国京剧艺术网讯)5月28日上午,纪念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建校九十四周年暨《菊圃钩沉——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谈往录》修订本发行研讨会在京举行。活动由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主办、北京湖广会馆点绛唇艺术空间协办、彩虹工作室承办。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常务副理事长李忠,中国新华书店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张雅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党组翟惠生,中国戏剧家协会原秘书长崔伟,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北京戏曲职业学院原副院长李连仲,程砚秋先生之孙、学者程受珩,原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永”字科学生马永菡,马少波先生之子、编剧、演员马泉来,王金璐先生之子、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演员王展云,宋德珠先生之女、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宋丹菊,赓金群先生之女、《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赓续华等嘉宾,围绕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办学理念及该书的出版特色、价值进行了深入研讨。


1930年由程砚秋、焦菊隐、金仲荪先生创办的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简称“中华戏校”),对旧式的戏曲教育制度进行了大胆改革,如招收学生男女兼顾等。教育上采取中西结合,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尤其重视文化学习。剧目上既尊重传统,又注重,故此,培养出了一大批复合型(编、导、演、乐、教)戏曲人才。


中华戏校成立的10年里,共培养了300多名学生,这在京剧的发展史上书写下了灿烂的一笔,诸如:宋德珠(京剧宋派武旦创始人)、傅德威(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教授)、王金璐(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教授)、王和霖(马连良、京剧马派老生艺术家)、李和曾(京剧高派老生表演艺术家)、周和桐(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京剧《沙家浜》胡传魁扮演者)、李金泉(京剧老旦表演艺术家、京剧《红灯记》作曲之一)、李金鸿(京剧武旦表演艺术家、教授)、赓金群(京剧著名司鼓、京剧《红灯记》《野猪林》作曲之一)、李玉茹(京剧青衣、花旦表演艺术家)、白玉薇(京剧青衣、花旦表演艺术家)、高玉倩(京剧青衣、花旦表演艺术家,京剧《红灯记》李奶奶扮演者)、沈金波(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京剧《智取威虎山》参谋长扮演者,陈永玲(京剧花旦表演艺术)、马永超(话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导演)......中华戏校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在全国戏曲界卓有成就和影响。并且他们在中年以后,又分别在全国各大戏曲院校任教,成为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为京剧事业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他们取得的巨大成就,恰恰说明了中华戏校办学的成功,程砚秋、焦菊隐、金仲荪等人的办学理念,对当前我国的戏曲教育事业,是非常值得总结、学习和借鉴。


2019年末,由刘连伦、张彩虹共同编著的《菊圃钩沉——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谈往录》一书,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该书将通过该校的亲历者和当年中华戏校各届学生的子女对往事的回忆和大量史料,让人们在丰富、翔实的图文之中,了解到中华戏校在十年办学期间,所走过的璀璨历程。   
该书出版后,两位作者又多次对该书进行修订,并增补了相关师生介绍和回忆文章,以及近百张珍贵照片。近日,经过精心增补修订的《菊圃钩沉》与广大读者见面,可以说,该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史料翔实,是研究我国戏曲教育和戏曲发展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标签:

猜你喜欢

京剧资讯 刘杰小寒天气冷...
纪念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北京程派票友艺术联盟第十一届“双12”迎新春公益演出,于2024年元月6日分上午、下午两场在古色古香的安徽会馆大戏楼...
京剧资讯 刘杰安徽会馆程...
犹如一部电视连续剧。 纪念程砚秋大师延辰120周年票界系列演出北京站第六场于2024年6月8日下午,在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北京安徽会馆举办。正逢端午节前夕...
京剧资讯 刘杰好苗苗还需...
我在“刘琪是个好苗苗”一文中写到,好苗苗还需要阳光雨露的照耀、滋润。刘琪更是这样认为,一株小苗般的青年演员,离不开院、团领导的重视、培养,她还多次提到了排...
京剧资讯 刘杰央视跨界闯...
“最喜欢看张老师的武打戏,身段、嗓子、扮相都是最棒的。”我看过很多的戏,也算是资深老戏迷了,“张老师最棒,从未见到过拿着双枪拧两圈旋子、前桥踢枪接后桥踢枪...

强力推荐